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

誰偷了便當


  《誰偷了便當》圖畫書賞析作業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葉安德先生的《誰偷了便當》是這份報告中所要賞析的圖畫書,之所以會挑選這本圖畫書,是因為一開始被書名所吸引,爾後透過《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》中所提及的一些觀賞圖畫書的技巧後,才發現除了文本之外,圖畫說故事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。以下即是運用了書中觀賞方法,列舉《誰偷了便當》中具有相當特色的部分:

一、運用媒材:粉彩筆
        《誰偷了便當》文內所使用的媒材是粉彩筆。運用粉彩筆的特性,可利用顏色的堆疊,製造出不同的感受,例如樹葉的陰影(第二、三頁)、陽光從窗外射進來的光芒表現(第八頁)等等,與水彩的質感不同,更可細部勾勒出衣服的材質(第十九頁)、頭髮的線條(第十九頁)、樹皮的質感(第三十六頁)等。

二、顏色飽和度
        整本書的色調以大地色系為主,多為咖啡色、深黃色為主,有一股濃濃的懷舊氣氛,也相當清楚地說明書中的季節是為秋冬之際,而在寒冷中受到大家的溫情亦產生了一對比。

三、版面留白及跨頁
        於第六至七頁、第十六至二十一頁、第三十二至三十五頁,場景多為在教室之中。除了第四、五頁的圖畫中很清楚地看出教室內的設備及環境,其他涉及教室的場景以桌椅、學生和老師,其他部分皆留白,看不出窗戶、擺設,甚至黑板也消失無蹤。這樣的配置能夠讓讀者能將焦點放置於學生身上;二方面也可呼應第五頁的文字敘述:「小朋友上課時,常常偷看窗外,看看猴子有沒有在外面?」學生無心於課堂上,視覺上也會忽略;三則是令人有處在回憶中的感受, 是因回憶中的場景往往是模糊不清甚至留白 。
        從這邊也可以很明確的觀察出書是跨頁的形式,都是由相對的兩頁、兩頁一直往下敘述。


四、連續敘述
        由於作者葉安德先生曾在知名的宏廣動畫公司十幾年,因此書中會有不同於一般圖畫書的構圖,作者會將動畫的概念帶進圖畫書之中。首先是整本書都以中景為主,唯有第三十二、三十三頁才有主角小偉的特寫鏡頭(第三十二、三十三頁)。其次為第八、九頁,第二十六、二十七頁將主角以及猴子以動畫的概念繪出,每一格動作形成流線,會帶動視覺,而這兩場景雖是同一技巧,但由於第八、九頁的動畫並沒有成一直線而是分布在畫面各角落,時間的距離感會拉長,而第二十六、二十七頁的部份,猴子爬樹的畫面則是成為一直線,具有一氣呵成的效果,時間的節奏感較快。

五、以線性為主的構圖
        於《誰偷了便當》圖畫書之中,構圖多為線性,且是以斜線為主。作者運用斜線使得空間感更加寬敞,如第十二、十三頁的場景,平行斜線由書左右下角落延伸至第十二頁的三分之一處,將視覺焦點放置在小偉及主任身上,且也建構出長廊的長度;又如在第十四、十五頁,水平視角的場景,但仍可從窗戶下緣看出作者埋了平緩的斜線。

        以上是我歸納出幾點《誰偷了便當》圖畫書中具特色的要點,從圖畫中去解構作者想表達的含意,試著擺脫用文字去解說圖畫的慣性,讓圖畫書中的圖畫不再僅止於圖畫,也增進了自己的美學概念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